天津雷公20余年堆焊焊絲經驗采取的措施
1.
堆焊焊絲過鍍層
堆焊焊絲過度層的方法又稱打底層,即先用塑性好、強度不高的普通交流、直流焊絲或不銹鋼焊絲進行打底層。堆焊一層過渡層,其作用是把堆焊層與零件基體金屬隔離開,起到減少應力和稀釋率,防止裂紋和剝離的作用。當堆焊層硬度高、預熱有困難時,常采用這種方法。
2.
盡量減少堆焊金屬的稀釋
稀釋率越低,則堆焊合金層的成分與堆焊填充材料的成分越接近,堆焊層受到基體金屬的影響就越小,因而堆焊合金層的性能就越符合原設計要求。所以應盡量減少堆焊金屬稀釋率。稀釋率的有效措施。
3.
防止零件堆焊后變形的措施
對細長的軸類零件和直徑大的薄壁圓筒形零件表面進行堆焊時,應盡可能用較小電流和較細焊絲,并采用層間冷卻的方法,以防止堆焊部位過熱,可以減少變形。對于要求較高的零件,可以在堆焊過程中設法測量變形,通過改變焊接順序及時調整,采用夾具或在堆焊件上臨時設置支撐鐵,以增大零件的剛度。還可采用預先反變形法,以消除堆焊后的變形。
4.
防止堆焊層硬度不符合要求
堆焊層的硬度若不符合堆焊填充材料說明書上的數值,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冷卻速度不恰當。一般急冷則硬度偏高,慢冷卻則偏低。同時母材金屬成分增加或沖淡,也將影響硬度。一般在堆焊的第一層中,堆焊金屬的稀釋率大,硬度常常偏低,其余各層硬度逐漸提高,在第三層以后硬度基體上不再變化。當采用較大的電流密度時,母材金屬熔深大,硬度常常不正常,所以在堆焊時,一般不采用過大的焊接電流。
作者:天津雷公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技術咨詢:18202219679
|